距離2014年開始只有不到40天,記者問現任臺灣電影中心主任的焦雄屏,是否可以推薦一部2013年的臺灣電影給大陸觀眾,她卻只能笑著搖頭,小聲說出“沒有”二字。
  “可能,這就是臺灣電影現在尷尬的地方吧!”焦雄屏謹慎地說。
  “本土化”是一種悖論
  很多大陸影迷對侯孝賢、楊德昌們掀起的臺灣電影新浪潮如數家珍。同時,出生在1970年代的臺灣導演新生代也讓80、90一代看到了熟悉的生活,進而引發共鳴。
  魏德聖的《海角七號》就是這個群體崛起的揭幕之作。臺灣新電影,不僅讓臺灣觀眾重新重視本土電影,也打破了大陸年輕觀眾對臺灣電影“沉悶”、“壓抑”的慣性認知,更帶動趙又廷、阮經天、彭於晏等臺灣新生代演員成功打入大陸主流市場。
  然而,在肯定的同時,焦雄屏認為,正是這種熱鬧,也將臺灣電影拖進了另一個誤區:“新浪潮是非常拉高形式的、知識分子的電影美學革命。《海角七號》讓新一代的電影人有了創作發揮的機會。但是,新導演們在人生觀、世故上面的表達不及新浪潮那一代的。正是因為這些不足,有些人開始慢慢轉化為‘本土性’,有一些針對性地去製作電影。”
  今年臺灣不是沒有新電影——比如《總鋪師》,上映17天即破億(新臺幣),是繼年初《大尾鱸鰻》的票房奇跡之後,又一部破億的臺灣電影。再比如現在大受歡迎的紀錄片《看見臺灣》,還有《拔一條河》、《失魂》、《郊游》等等。只不過,它們中有很多,帶有太過濃厚的地方風情。
  在焦雄屏看來,中國大陸的電影產業局勢越來越光亮。“在這種情況下,臺灣電影界就有一種很複雜的情緒。一種是決定要走進去,和主流掛鉤,比如陳國富、鈕承澤。還有很多演員跑到中國大陸參與電影拍攝;但另一方面,很多人還沒有辦法擠入這個主流群體,他就要靠本土性去吸引觀眾。比如今年的《總鋪師》、《大尾鱸鰻》,這些電影不想和大陸溝通。”
  焦雄屏表示,雖然,臺灣的輿論對這種本土題材電影十分推崇,但她個人並沒有過於欣賞。
  大陸電影更為多元
  2008年,《海角七號》大熱,焦雄屏曾對坊間關於“臺灣電影市場複蘇”的歡呼有所保留。但現在,就目前臺灣電影本土化風氣愈盛,她反而覺得,所謂的“複蘇”——“有,但可能已經過去了。”
  “某種程度上是和臺灣的戲院分佈變化有關係。我們把臺北以外的臺灣地區都稱為南部。北部和南部的票房比例是1∶1.2,甚至是1∶1.5。南部比較排斥標準的普通話,所以,有一些導演對於臺灣本土的東西就用了出乎意料的熱情去鞏固它。這和大陸現在的情況也很像,鄉鎮口味逐漸入侵到城市主流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《泰囧》,在二三線城市,它的票房是一線城市的好幾倍。”
  在焦雄屏看來,如果這種風氣鼓吹下去,很可能將臺灣電影帶入逐漸被邊緣化的危機。
  怎麼辦?“所以就有了類似《郊游》、《失魂》這樣的電影。它的製作成本由政府買單。其實,《失魂》的導演鐘孟宏,他和侯孝賢當年是一模一樣的。蔡明亮就是小眾中的小眾。而且,他們會偏頗地認為,談票房是庸俗的,那麼多人不買我的賬是和社會同流合污。但是,放在產業里,他們的問題很清晰。”
  “這是個熱鬧的時代,多元聲音鵲起。傳統的藝術電影,如《萬箭穿心》;還有走類型化的《泰囧》、《北京遇上西雅圖》;懷舊電影是《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》、《中國合伙人》……大陸的電影非常有生機。這批電影出來後,虛張聲勢的大片時代結束了。大陸觀眾對自身生活的關心,對自己的回顧,促成華語電影在今年出現了重要的轉折點。”
  美中不足,焦雄屏認為,在高票房下,大陸對於電影的探討是不足的。“現在好像都變成一種模式。大家出來拿十幾個麥克風做個首映,然後就剩下微博在那裡維護。”
  本報特派記者 江波 發自臺北
  (原標題:對自身的關註終結了大片時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x29gxaa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